每個大學的上課形式都有所不同,國內的大學和國外的大學更是天差地別,德國大學的上課方式有哪些,聽南京歐風小語種為大家講述。
![]() 最主要的授課類型是講座課(Vorlesungen)、研討課(Seminare) / 系列課程(Kurse)、輔導課(Tutorien) / 練習課(Übungen)以及復習課(Repetitorien)和學術討論課(Kolloquien)。 在講座課上(Vorlesungen),一名高校教師圍繞著某一特定的主題作報告。通常課堂上并不進行討論,對前來上課的學生人數也沒有限制。 研討課(Seminare) / 系列課程(Kurse)的核心因素是各學生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之間進行互動討論。參加課程的學生人數通常有限制。 輔導課(Tutorium)的任務是深化講座課或者研討課上傳授的知識內容。由大學高年級的學生擔任輔導員(Tutoren)進行上課。與此有別的是,如果此類講座課或研討課的輔助課程是由大學教師、講師、助教或其他科研人員來主持上課,則通常會被稱作為練習課(Übungen)。 在一些專業領域內學生還會組成工作小組(Arbeitsgruppen)或學習小組(Lerngruppen)。在這些小組中,多名學生聚在一起復習課上學過的內容或者一起進行考試前的準備。 有些專業開設復習課(Repetitorien),目的是為學生們提供機會,在大學教師的帶領下復習所學過的知識內容并為考試做出有針對性的準備。 學術討論課(Kolloquien)通常指的是針對已進入畢業考試階段的學生所開設的課程,在課上學生可以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 Modul(課程模塊)是許多德國大學在學士和碩士階段中的教學內容,模塊由若干同屬一個領域內的教學課程組成。一個模塊一般歷時一至三個學期。模塊的每個組成課程都需通過筆試或者口試的形式(Modulabschlussprüfung)來考核,參與者將獲得和所需學時相對應的ECTS學分,并通過模塊結業證書(Modulabschlussbescheinigung)予以評分。 部分學校在上述類型之外,還開發出了網上教學模塊(Online-Lehrmodule),這也是對傳統教學形式的一種補充。 學院(Fakultäten)和系(Fachbereiche) / 研究所(Institute)和教研室(Seminare) 在規模較大的高校,各不同專業領域通常會被劃分入各個學院或者系中。例如“哲學院”(Philosophische Fakultät)或者“醫學系”(Fachbereich Medizin)等。 每個專業則分別構成一個研究所(Institute)或者教研室(Seminare)。根據學校情況不同,各研究所和教研室可能擁有獨立的教學樓或者在學校主樓內占有一部分辦公室。 與國內大學不同的是,德國大學的上課方式有很多,比如研討課復習課,近期有德語學習計劃的同學也可報名南京歐風的德語課程哦~ (責任編輯:南京歐風)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