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一個科學之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45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中,10位是德國人;40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德國人占16人:但是,1933年起納粹獨裁統治將許多優秀的科學家驅逐出境。他們有的前往美國,對那里的科學研究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1945年以后,德國作出巨大努力才緩慢地彌補丁這種人才外流造成的損失。從1984年至1998年有13位德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目前德國的科學研究事業重現生機。 在德國的科學研究中,大學的科研機構起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在人文科學研究領域起著排頭兵作用。德國有3千大型研究組織及8個分部,其中費勞恩霍菲爾協會有22個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協會(MPD)設在大學有11個研究所和27個工作組,它是德國大的科研機構。此外還有許多中小型研究機構。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