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習韓語的同學來說,很多人都是因為要進入韓國的企業做準備的,因此在進入韓國的企業之前了解清楚韓國家族企業的成長情況,是非常的重要的。 今天小編南京韓語學習班的小編就來給您講一講這個話題。與日本類似,韓國的家族企業也是以大型企業的形式出現,這在韓國被稱為財團。1994年,大家族財團在韓國由一個傳統農業國家轉型升級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經濟高速增長的韓國也與新加坡、我國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并稱為“亞洲四小龍”。
在1997金融危機之前,以大型財團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在韓國國內被視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不二法門;在國際上也被視為后發國家工業化進程的一種有益探索,成為不少發展中國家的榜樣。但隨著1997年金融危機席卷整個亞洲,財團被認為是韓國陷入危機的始作俑者。進一步的,隨著不少財團的破產清算,那種“大而不倒”的神話也隨之破滅。由此,韓國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法規對韓國財團的繹營行為講行規制。
真正對韓國財團產生重大影響的制度變化則是由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所引發的。當金融危機席卷整個亞洲地區的時候,韓國亦未能幸免。掌控韓國經濟的幾十家大型財團在危機前依靠舉債盲目擴張,導致經濟效益低下,從而引發銀行的呆賬壞賬,在外部金融危機的推波助瀾下,導致韓國經濟陷入空前的危機。
關于韓國家族企業的成長酒講到這里,后南京韓語培訓班溫馨提示:由此,財團被視為罪魁禍首。危機后,政府開始實施財團改革政策,包括取消成員企業之間的債務擔保,資產負債率要降至200%以下,禁止成員企業間的相互持股,禁止成員企業間的非公平交易等。這些改革政策的關注點都是在內部資本市場。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