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馬丁·路德(1483--1546,維滕堡)
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是一場精神文化運動的發起人。這場運動極其深遠地改變了歐洲及其他基督教社會的結構。作為維滕堡的神學教授,他屏棄教條,反對無恥蠻橫的羅馬天主教會的腐敗行徑。1517年他將他的95條論點貼到該城城堡教堂的大門上,公開反對教會。因此他被羅馬教皇逐出教會,被國王革出社會。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依靠羅馬選帝侯的幫助創建了獨立的“新教”教派。宗教改革從維滕堡一直影響到整個基督教世界。它為世界各地新教教派的創建確立了先決條件。路德的《圣經》德譯本和他的神文學著作對跨地區的標準德語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②卡爾·馬克思(1818--1883,特里爾)
卡爾‘馬克思出生于特里爾。他生活和工作的年代正是19世紀中葉德國和英國工業化和資本主義處于早期。身為“實用哲學家”和科學共產主義創建人的卡爾·馬克思對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國際政治和社會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跟其他同時代的理論家一樣,他的思想也是在與黑格爾的理想主義辯證法——他要唯物主義地把它“再顛倒過來”——的爭辯中產生的。他的思想受到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唯物主義哲學和英國政治經濟理論的影響。1848年,他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流亡期間,他從1876年起發表他的力作《資本論》,剖析和批判了資本主義。
③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鳥爾姆)
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樹立了物理史上兩大里程碑:一個是以麥克思·普朗克量子論為基礎的光子學說——他因此在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另一個是他的狹義相對論。他的相對論使人們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并且替代了牛頓的體系。幾年后,這位在烏爾姆出生的物理學家創立了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為人們帶來了認識宇宙構造的全新視角。他在蘇黎世、布拉格和柏林的研究機構的任職,充分證明愛因斯坦是典型的歐洲知識分子。然而在1933年,愛因斯坦不得不由于他的猶太血統離開德國,在美國普林斯頓找到了一家新的工作單位。他對空間和時間結構的認識,以及關于質量和能量之間關系的認識在發明原子彈的過程中發揮了極為可怕的作用。這位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和世界公民,雖然終生不懈反對使用原子彈,可惜無力回天。
以上就是“德國歷史上三位偉"的相關介紹,如果您想了解“德語學習”班課程的信息,請直接點擊右側在線咨詢,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