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學是德國第二大高等學府,排名僅次于慕尼黑大學。1988年,科隆大學舉行了600年校慶,它是德國古老的大學之一。德國許多在中世紀晚期成立的高校都是由重要的宗教或世俗權力機構倡議成立的,但是科隆大學卻是由市民倡議建立的。直至今日,人們仍然稱科隆大學為“城市大學”,這蘊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指學校由科隆市民建立;二是指大學的校園坐落在市內,而不是在市郊。它位于萊茵一魯爾工商業區的北部,南部便是過去聯邦政府的所在地--波恩。科隆大學是大學生們喜愛的國內大學之一,多次民意測驗已證明了這一點。 科隆大學成立于1388年,稍遲于布拉格大學(1348)、維也納大學(1335)和海德堡大學(1386)的建立。它是中世紀晚期德國國內成立的第四所高等學府。科隆大學成立的文件由當時佩魯吉亞教區的烏爾班六世教皇簽署。1798年,法國軍隊入侵,大學暫時被關閉了。這期間成立了科隆中心學校,舊址后來成為科隆大學校園的一部分。1879年,建立商學院的計劃被提交給市政廳審議。
1901年,德國所獨立的商學院在科隆成立。
1912年,又成立了地區和社會管理學院,1919年,普魯士政府批準科隆市重建科隆大學。后來,商學院和管理學院相繼加入科隆大學。1980年,萊茵師范學院科隆分校也并入大學成為它的一個專業。科隆大學在二戰中曾一度停課,教學樓也大多被戰火摧毀。為了重建校園,所有的教學樓都修葺一新,科隆大學又恢復了昔日面貌。1954年,北萊茵一威斯特法倫州開始負責科隆大學的部分科研經費-1960年起,它完全由北威州管轄。
科隆大學600多年的歷史決定了它在各大高校中的地位和獨特的魅力。1997/1998年冬季學期,科隆大學的注冊學生人數達62 000人之多。學校先進嚴密的管理制度為整個學校的良好運作提供了基礎。學校的高領導是校長,校長每四年由校代會選舉產生,可連選連任。另外有一名專門負責學校財政預算、規劃建設等事務的總務長。校長辦公室由校長、總務長和三名副校長組成。校評議會負責學校教學和科研方面的一切事務,由校長任主席,其它成員包括,7名教授、7名系主任、2名教師代表,2名學生代表和Ⅱ名職工代表,校代會則根據校評議會的提議頒布或修改校規章制度,校長必須每年向校代會提交一份年度報告。
校代會成員包括22名教授代表,7名教師代表,7名學生代表和7名職工代表。各系每兩年在系內教授中選出系主任,負責系內事務。此外,科隆大學還設有一個顧問委員會,由他們負責磋商學校的一些原則性問題。
由科隆市市長、科隆大學校長和總務長、科隆市行政長官、5名校董會成員、兩名市議會成員和7名系主任組成。
科隆大學的各項教學設施十分齊全,在校師生以及校外在此進修學習人員皆可使用。校圖書館(同時也是市圖書館)是北威州大的高校圖書館,約有藏書300萬冊,尤其珍貴的是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古典書籍。讀者在此可以查閱各類書籍和報刊雜志。圖書館查詢技術先進,十分便利。
新生入校時有專人負責使新生盡快熟悉借閱方法。此外,科隆大學還有醫學中心圖書館,它對校圖書館是個很好的補充。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