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現代主義文學,藝術與美學思潮同樣是文化深層結構的歷史積淀。今天小編就來詳細的跟大家講一講經過歷史沉淀的法國現代主義文學。 從文學觀、藝術觀、美學觀來看,大戰以后源出法國并波及歐美的“超現實主義”思潮,對于傳統的創作觀念和方法構成了強大的沖擊波。在法國它是一場有綱領,有組織的運動,盛行于20、30年代。
超現實主義的宗旨主要在于改變束縛西方人的傳統性邏輯的、理性的思維模式,提倡把真實與想象.現實與夢幻.意識與無意識等對立的范疇結合與統一起來,強調主觀真實與藝術真實,賦予美以現代性的新定義。在文學領域,超現實主義領袖人物勃勒東、艾呂雅、阿拉貢等人主張采用自動寫作法、催眠寫作法與追記夢境法等新穎的寫作手法,創作出了大量有特殊感染力的詩歌。
在藝術領域,美術從重色彩到重線條,音樂從重節奏到重旋律,無不從以顯示客體為主向突出主體感受的方向發展,或指向強烈的情感震撼,或指向純凈的感官愉悅,反映出審美價值取向上的巨大變化。
關于“法國的現代主義文學”的講解,小編就給您講到這里了,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法語培訓機構南京”的計劃,趕緊聯系我們吧,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喲。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