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同國家之間的相互來往和技術交流日益加強,科技文獻的翻譯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知道,科技書刊、工業技術資料及不同國家之間的科學技術交流活動,所涉及的范圍很廣,專業性很強,因此,從事這方面翻譯工作的人員,除必須熟悉原作的語言和所譯成的語言外,還要具有所譯專業的某些知識,了解科技書刊和工業技術資料中某些習慣表達方式。 同其他翻譯一樣,科技翻譯也要遵循一定的翻譯標準。翻譯標準是衡量譯文的尺度,是譯者不斷努力,以求達到的目標。
關于翻譯的標準,各家有不同的提法,嚴復的提法是信達雅,即表達思想耍確切,譯文語言要規范,原作風格要保持。魯迅提的是信和順。但是,目前多數人的提法是:準確,通順、易懂。上面幾種提法的涵義有著共同之處,譯文應該至少達到兩個標準:一是準確,二是通順。
翻譯準確的含義是指譯文忠實于原作內容和結構,把原作的內容完全而準確地表達出來,使讀者通過譯文能夠準確地理解原作所述的內容及其精神實質。譯文中不容許有對原文的改變和歪曲的現象,不容許有無故的增添和刪節的現象,更不容許有遺漏和閹割的現象。
譯文通順的含義是指譯文的語言要符合規范化的譯文語言,把德語科技文獻譯成漢語時,要使用明白曉暢的現代漢語,不能逐詞逐句死譯或硬譯,不要用陳腔濫調的現象,更不容許有文理不通的現象。
準確和通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在準確的基礎上達通順。但是,在翻譯過程中,準確和通順兩者之間,經常會發生矛盾。譯文通順而不準確,或者準確而不通順,是我們在翻譯實踐中常常遇到的問題,翻譯工作者要力爭做到,將準確的內容用“通順”的形式表達出來,而“通順”的形式必須用以表達。準確”的內容。準確和通順的標準是統一的整體,二者是“相互依賴”又“相互矛盾”的,正確掌握兩者的關系,才能保證譯文的質量。
著有大量譯作的魯迅曾經明確地指出:“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則當然求其易懂,一則保存原作的豐姿.......”。這對翻譯人員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事科技文獻翻譯的譯者,也要遵循上述翻譯標準。選擇國外的科技文獻時,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科學發展的需要進行選題。譯文必須概念清楚,條理分明,邏輯正確,數據無誤,文字簡練,特別是定義、定律、公式、圖表和符號等更應注意。此外,翻譯中同一篇文章,同一本書中專業術語前后的譯名必須統一。已經有通用術語時,應選用通用術語。創造新譯名時應以正確地表達出事物的真實涵義為原則,不能隨心所欲,不負責任地自造所謂新詞和術語。
以上就是“德語科技文獻的翻譯和翻譯標準"的相關介紹,如果您想了解“德語學習班”的信息,請直接點擊右側在線咨詢,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